在我們對全球WatchTime檔案館的最新訪問中,我們將了解制表業多年來如何應對磁性的威脅,從1915年使用鈀等金屬到2015年使用硅。
磁力多年來一直是機械計時的克星。機械表屬于莫里亞蒂教授和福爾摩斯。盡管多年來手表行業通過許多創新來應對這一威脅,但讀者和初出茅廬的手表愛好者一直在問我們這個問題:磁場威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多真實?

在戰斗中,工業界使用了從軟鐵護盾到硅擒縱器的各種東西。
在開始回答這些問題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機械表暴露在磁場中會發生什么。簡單的事實是,擒縱機構的某些部件,如擺輪和游絲,在這樣的暴露下會被磁化。例如,同心圓的細彈簧可能會聚集在一起,從而產生摩擦。這可能最終影響擒縱機構的振幅和精度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一旦磁場被移除,手表可能會恢復正常工作,但在磁場特別強的情況下,它可能會完全停止工作。
江詩丹頓在1915年制造了防磁懷表,天梭在1930年生產了第一塊防磁手表。在這兩種情況下,鈀被用來制造擒縱機構。

像IWC馬克XI飛行員手表使用防磁軟鐵籠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德國空軍(Luftwaffe)獲得了一款飛行員手表,其機芯被封裝在一個名為法拉第籠的軟鐵殼中,以承受高空的磁力。浪琴在20世紀30年代為捷克空軍提供了一款表盤上帶有“防磁”標志的手表。
1949年,和萬為皇家空軍的飛行員生產了Mk11飛行員手表。這些手表都是按照國防部規定的最嚴格的條件制造的,機芯要求封裝在軟鐵表殼內。從1949年到20世紀80年代初,IWC生產了著名的Mk11。
20世紀50年代是“工具手表時代”。在這個時代,一系列手表展現了人類冒險和探索的精神。其中包括為SAS(斯堪的納維亞航空服務)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制造的通用Genève Polerouter(最初稱為Polarouter),他們飛越北極以減少歐洲和新美洲之間的飛行時間。

這些手表必須能夠承受北極周圍的強磁場。最初,它們只發給SAS機組人員。它們由年輕的熱拉爾·尊達表設計,他將繼續設計經典作品,如愛彼皇家橡樹和百達翡麗鸚鵡螺。
1955年,萬國推出了該品牌第一款自動防磁手表Ingenieur (Ref: 666A)。萬能手表的技術總監阿爾伯特·佩拉頓的代表作,應該是大名鼎鼎的Mk11的民用自動版。

它還因為自動機芯配備了第一個雙向轉子而聞名。Ingenier(法語“工程師”)的早期廣告宣稱,這款手表可以承受高達1000奧斯特(1000高斯)的磁力。當時,大多數機械表只能承受高達100高斯的磁場。
ISO 764標準規定,要被視為防磁,手表必須能夠抵抗4800 A/m(60高斯)的磁場,其精度必須保持在每天+/- 30秒以內。

1956年,勞力士推出了米卡悟斯(Ref: 6541),它可以承受1000高斯的磁通密度,并提供給CERN的科學家和電廠的技術人員。米卡悟斯將繼續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防磁手表。
歐米茄推出了可以承受磁場的Railmaster(參考CK2914),并一直生產這些手表,直到1963年。歐米茄確實在幾年前復興了Railmaster,但現在可以收集到的是早期的模型。
1958年,積家推出了地球物理觀測臺,以紀念國際地球物理年。地球物理學是為工程師和科學家創造的,可以承受北極的磁場。
百達翡麗也參加了1958年的工具表派對,推出了第一款防磁手表Amagnetic(不銹鋼型號3417)。它已經生產了兩年,使用軟鐵籠,在某些情況下,鈹部件,以額外防止磁性。
現代手表的擒縱機構大多使用有色金屬,所以除非受到極高的磁場作用,否則應該能夠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磁場。

1989年,IWC推出了一款罕見的腕表(Ref。3508),經測試可承受高達500,000安/米(6,250高斯)的磁場。這是當時最防磁的手表。
2001年推出《怪胎》時,尤里西·納丁實現了一次飛躍。這是第一款使用硅擒縱輪的量產手表,也是硅元件首次用于手表。由Ludwig Oechslin設計的Freak表明了硅在手表機芯中的使用。
鐘表制造商Christophe Claret在2012年推出了X-TREM-1,這是一款利用磁場顯示時間的時計,在鐘表行業引起了轟動。手表有兩個球形球,分別安裝在表殼上的透明藍寶石管中,以顯示時間。手表的雙向反向跳躍顯示是獨一無二的,革命性的。
2013年,寶璣推出了首款Classique Chronométrie 7727,這是一款高節拍腕表,配有磁鐵(是的,磁鐵)來保持平衡。這些磁鐵不會損害機芯,因為它的直列瑞士杠桿式擒縱機構和雙游絲是由硅制成的。

這款寶璣手表在機芯中使用了磁性樞軸。隨著硅被引入手表機芯的運動部件,對抗磁性的斗爭得到了極大的推動。2013年,歐米茄更進一步,推出了價格實惠的Master同軸機芯(Calibre 8508)至15,000高斯。這與20世紀50年代末的手表可以承受1000高斯的距離相去甚遠。
機芯中使用了硅和防磁材料,保證了機芯不需要軟鐵籠,因此腕表可以受益于透明藍寶石水晶后蓋。歐米茄希望到2020年在所有機芯中推廣這項技術。
2017年,Zenith推出了Defy Lab,用一種新的天平取代了1657年在christiaan huygens首次使用的傳統游絲天平。其結果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準確(0.3秒內)的機械時鐘。機芯不受溫度梯度、重力和磁場的影響——電流平衡和游絲組件的所有問題都容易變形和/或膨脹,導致精度下降。